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国征战,以及三国征战万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时期征战不断,动辄伤亡几十万,兵力从何而来?

1、依照三国时期的状况,几十万大军是断不可能凑出来的,就算曹操收复了北方所有的军队,又集结了北方所有的壮丁,也绝不可能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军队。这么断定是因为清朝的时候,康熙皇帝要打准格尔,动员了三个月才弄出十万大军,而魏蜀随便一个国家都有几十万,这是真的有些夸张,所以是罗贯中编的无疑。

2、古代战争,两军交战时兵力总是动辄几十万,这些兵是怎么来的呢?之一个原因:生出来的。古代的社会是一夫多妻制的,普通男人三妻四妾也是正常的,有权有势的那就更不用提了。

3、整个三国时期参战兵力最多的一次战争,是诸葛诞发动的淮南之叛,他裹挟淮南淮南屯田十馀万官兵和在扬州招募的5万人造反,东吴也派来了数万大军助战,而司马昭的平叛大军则有26万,算起来大约参战兵力达到了50万左右,不过这里面很多不是战兵,比演义里动辄几十万人马要差的多。

4、归结原因、是因为我们繁衍的最早,把人通过建制聚集起来形成社会的时间最早。这些几十万的大军之所以能被全歼、一部分是小说夸张的成分,一部分冷兵器的必然结果。冷兵器,双方交战因为是面对面的短兵相接、心里压力可想而知。气势尤为重要,气势一散,马上就是摧枯拉朽的单方面屠杀。

5、在当时东汉末年,吕布和曹操发生的争夺战,其实两方的兵力也没有很多,而两方最后一次在打野战的时候,吕布其实也只有几万人马而已,曹操的兵力就更少了 。

6、事实上,双方的总兵力根本没有100万,袁绍那时候只有11万左右,而曹操更可怜,只有2万多,基本算是1:10的悬殊,而根据战后统计,袁绍损失了10万人左右,曹操损失了8000,无论是战前兵力悬殊对比,还是结果的战损比,这场仗是担得起以少胜多这个说法的。

三国征战角色介绍

1、在三国征战中,选择武将卡片组成套牌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兵种。兵种有五种:骑兵、枪兵、弓兵、步兵和攻城兵,每种都有独特的特点和战术用途。

2、吕布,作为“人中吕布”,其“鬼神烈戟”在中的表现令对手望而生畏,他的强大足以颠覆“三英战吕布”的历史设定。曹操,被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中的角色设定虽有争议,但他的“挟天子而令诸侯”等事迹都体现了其雄才大略。

3、赵云: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4、刘备东吴招亲,赵云领军护卫,后拦江截救阿斗,一杆长枪,神出鬼没,浑身是胆,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后拜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公元二二七年随诸葛亮进攻关中,失利于箕谷,退回汉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岁。 马超,生于公元一七六年,死于公元二二二年,蜀国五虎大将第四位。

5、这壮丽的时代,英雄辈出,吕布的英勇,马超的华丽,关羽的英姿,张飞的刚猛,周瑜的智谋,曹操的权谋,郭嘉的智计,诸葛亮和庞统的才情,吕布的勇猛,曹操的狡诈,这些都在三国的滚滚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三国征战(三国征战万界)  第1张

三国是一段热血与征战的历史,三国最强的五大军师是谁?

之一名:诸葛亮 诸葛亮是罗贯中塑造的“神”字。小说中的诸葛亮能呼风唤雨,洞悉人心,排兵布阵,发明创造...很多读者之一次看《三国演义》会惊叹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完美角色,除了战斗和搏击,其他都非常精通。将总理排在之一位,相信大家都不会有什么争议。

一 周瑜 周瑜字公瑾,周瑜是三国的帅哥,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他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死了之后,孙权继位,周瑜和张昭成了江东的两大支柱。正所谓: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排名第三的属刘备的之一大军师诸葛亮了。在刘备初创期为了更好地获得诸葛亮的相帮,原是一波三折,最后才看到诸葛亮。诸葛亮他原是三国时的一大角色,许多人都是会慕名而来来拜会他,刘备只由于拥有诸葛亮的辅佐,自身的行业也才一步一步高升,最后创立了蜀国。

陆逊,字伯言,孙权的军师。用兵谋略不在前任军师周瑜、鲁肃、吕蒙之下。献计夺取荆州,击败关羽;夷陵之战任吴军统帅,击败了来势汹汹的刘备。 潘璋,字文珪。与朱然协力,生擒了关羽,并因此功获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后来被关兴追杀途中,恍惚中看到了关羽的亡灵,惊愕之际被关兴斩杀。

以下哪些是《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

赤壁之战三国征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三国征战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三国征战:兖州之战: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五年(200)。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合肥之战:发生在公元215年8月。夷陵之战:发生在章武元年(221年)七月。

官渡之战:在这场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对决中,曹操军力远不及袁绍,然而曹操善于谋略,把握时机。三国征战他采纳了许攸的计策,奇袭乌巢,一把火焚毁了袁绍的粮草,导致袁绍军心大乱,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北方的霸主地位。 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南下,意图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

三国征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三国征战万界、三国征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