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战略版 成就怎么达成?三国志战略版全成就怎么收集,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征战类里比较困难的成就如何收集吧。
侵略如火:攻占300块其它玩家领地
找个敌对同盟玩家互刷就行了,300块,费点时间而已
用兵如神:战胜高于自身部队1万兵力的其他玩家部队5次
后期兵力多的时候找人互刷就行了,让对方兵种改成攻城车,so easy
威名赫赫:累计获得100万战功
革命尚未成功,童鞋还需努力。
一样找玩家互刷,更好是找近一点的玩家,直接撞城,刷的会快一点,月卡党目前稳定1天5万+战功,下赛季应该来得及。
势如破竹:单支部队通过一次部队指令获得1万战功1次
相信很多非土豪玩家都会卡在这个上面,其实这个很简单。
主城中留一支部队,其实几支都无所谓,然后让敌对玩家攻打你的城市,这支部队不停的补兵,不要再去又任何其他操作,直到刷满1万即可。
这个 *** 同样适用于部队调动到关卡,在关卡内补兵,直至战功满1万
至于那个3000的10次还难么。
向死而生:击败其他玩家部队时,剩余兵力低于初始兵力的5%
同样是找人互刷,双方各自招募1个死侍,然后速度高的1方带90兵,速度低的一方带100兵,撞上几次很快就能完成,当然还有其他的完成 *** ,不过这个相对省时省力,比较简单。
三国志14征战是啥意思
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是怎么发生的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战争背景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逐步壮大起来。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特别是袁绍的统治核心——冀州,在汉末三国时期,“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3],“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
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河内郡太守张杨欲出军救援吕布时却为部下杨丑所杀,曹操解除进攻徐州吕布的后顾之忧,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张杨旧部眭固杀杨丑,欲北投袁绍,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六月,袁术病死。
战役意义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三国志14征战是随着其势力的不断扩大,以此来发动战争的。
三国志14征伐是指随着势力规模扩大,君主的爵位达到公以上时就能执行征伐指令。征伐是以军团为单位,可设定州为攻击目标,并能从多个据点同时命令多个部队。后半需以州的规模为中心调整战略,扩大部队的运用范围。此外一般出阵时一个部队需要一张命令书,但征伐只需要一张命令书就可以对所有部队下达命令的。
出征是在获得爵位公以后解锁的命令,通过出征,可以对自军团等自势力军团下达命令,指定攻略任意州以及加入攻略的据点。收到出征命令的军团会立刻编制部队出阵。对已出阵的部队无法变更命令。想中止出征时,可以执行势力命令出征—总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