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让我们摒弃文明3中留下的旧思路,也就是、短距城联营移民者速攻。在文明4中,最重要的并非城市的数量,而是城市的质量——前几个城市尤其重要。如果一座城市附近没有三个单位的资源,或者没有足够10-12人口的食粮和工作空间,它就不应该列入最初几个城市之列。

2、刚开始的时候,你有一个移民者和一个武士或者斥候。观察附近的资源,如果视野内有战略资源,则向战略资源方向;如果视野内有海,就到海边或者到海岸线两格以外。尽量避开雨林和沙漠,雨林日后还可以砍,而沙漠则毫无利用价值。视野内森林越多越好,以后可以砍掉换成大量的生产力,初期十分重要。接着,派出唯一的战斗单位外出探路。

3、林、雨林、山脉、河流都会消耗掉所有的力(除非拥有山脉战斗II或者森林战斗II),应该放在最后一步执行。可以让一个战斗部队在敌人边界附近的资源旁边等着。待他们之一个工人到达后,立刻宣战,劫持后逃走,AI很难追上。初期一个额外的工人是巨大的财富。

4、稳妥起见,我所推荐的开局是双战士-工人-移民者开局。这一开局基本的思路是攒到3人口和2战斗单位后再进一步建设,并利用这些建设来加速殖民者的建造,同时避免一切被野蛮人/其他玩家Rush的可能,基本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

5、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要看你的领袖属性以及周围地形,几条基本路线包括宗教、内政(文化)、科研、军事,在这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的就是传教、奇迹和伟人。这一时期决定了的成败。要注意的是,你发展的基本思路必须清晰,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辅。发展一切路线或者只在一条路线上吊死的人,必将在对战中败下阵来。

6、当获得了之一个殖民者后,立刻审视周围的状况。你不可能拥有所有的战略资源,所以要按照如下顺序考虑:石头>大理石>马>象牙>铁>铜。如果附近有其他文明,则可以考虑将城市造远一点,以封住其发展方向。第二、三个城都相当重要,这是中发展自卫力量的基础,一定要建立在粮食供应和资源都充足的地方。等到拥有6人口左右,就可以考虑开始建设奇迹。

文明4——城市管理界面图文指南

一.国家***选择。

作为一个人,只要有的,我就绝对不会选择其他的(迷之音:玩了1000次后你就会屈服了),而在中有2个***:A-Mr.MaoB-QinShiHuang.那,选择谁开始比较好?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文化加权:

A:组织化:总维护费用减少50%。建造灯塔与法院的速度加倍。

贤明:伟人出生率上升100%。建造大学的速度加倍。

B:财政:小方格内每2金的产量加1金(例如本来4金的格子在B的统治下变6)。建造银行的速度加倍。

工业化:奇迹建造速度增加50%。建造锻造工场的速度加倍

P.S:关于财政的解释zdf901123兄先前有点错误,在此纠正一下,勿怪。

大家可以看到,对比经济类,B的加权远比A的要高,特别是在你的Cottage都变为Town以后。而维护费可以靠改变 *** 状态来调节。对比技术类,虽然A的伟人产率较高,可对比拥有各种效用的奇迹来说,作用似乎稍低了点。

综上条件,B在初期的科技研发(后文详述)和奇迹抢夺上都有这独特的优势。推荐选取。

p.s:ck兄所说的伟人产率高的问题,其实在稍高的难度下,奇迹的抢夺才是胜利的保证(神诋级那是不死的保证),而综合2项特长,小生才会有如此个人意见.谢谢CK兄的见解.

二.之一个单位选择。(此段有误,首发不能出工人,在此向大家道歉)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把地形选择排第二,这个和小生的习惯有关,虽然开始随机随出一个好地形很重要,可是重复的随机地图来达到强大的地步并不是我的爱好,所以地形我一般是随到什么用什么。(迷之音:遇到沙漠你还不是换)咳,咳,这个,开始说单位吧。

之一个单位,电脑会推荐给你武士,在标准地图以上的大小,确实双武士开局比较重要,可是大家的机器,玩标准地图以上完全是自虐,所以可以不管他的,出工人。又有人会说了,出工人的话城市人口会暂时停止生长啊,其实就一般而言,出第2个人口要22的粮食(既11回合),出一个工人只要13-15回合,而对于有资源的城市来说,早出工人来改进地形得到的效果稍微要比多一个工人要好。

而且遇到有矿的情况下,改进地形会使你的科技研究速度大大加快。

三.科技研究。

4代的科技研究完全是靠各个城市的研究指数(瓶子)来加的,就前期而言,你城市的收入是多少,100%科研的状态下加的就是多少瓶子,一般来说开始是9,再加上1点自然成长,每回合实际上你会有10的瓶子收入。如果有好的地形,就会有11。

而,初期是没有神秘主义的,这意味这如果你不抢科技的话,你就只能跟着别人的信仰走,每信仰城市1金的圣域收入,大概没人不会眼红吧,所以,抢科技尤为重要。

所以,开始研究神秘主义(mystici *** ),50瓶子(5回合)。再来。冥想(meditation),80瓶子(6-7回合)。这样就变成佛教的创始国了。-_-b

在研究完主信仰后(要是运气不好佛教被抢,就换别的),你就依照城市边上的资源来研究科技,方便地形改进。后续下篇研究。

这里请注意一个公式:科技研究的瓶子增长速度=城市总瓶子量+前缀科技*2+1。

例如前面的例子,研究神秘主义的瓶子增长速度(10)=城市总瓶子量(9)+前缀科技(0)*2+1

研究冥想的瓶子增长速度(12)=城市总瓶子量(9)+前缀科技(1)*2+1

而因为有神秘主义和采矿(mining)2项前缀科技,所以这个例子中,研究石工术(masonry)的速度=城市总瓶子量(9)+前缀科技(2)*2+1=14。

其中,前缀科技是指直接与待研究科技相连的前面科技,例如神秘主义不算教士(priesthood)的前缀科技。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前项科技研究完后所余留下的瓶子,会加到下一个科技中,大家放心使用。而中途换科技的话,继续回头研究该科技,会延续以前的进度。

四.探索。

4代的探索可以说是重点,好的RP可以让你在初期就拥有工人,探索者,金子,科技,经验或者是敌人。(迷之音:你还从来没拣到工人过吧,没RP的家伙)-_-!这个,唉,确实我还没拣到过工人,实在是惭愧啊。初期只有一个棍子兵,行动力超级恶心,只有1,所以各位只有慢慢的走了。这里有个小窍门,当你遇到小山时,你尽管上去,1的行动力完全可以好好的利用这个地形,上去后视野会开阔很多,在村子拣到经验时,推荐升2级丛林战士,这样你就可以在森林和丛林里有2的力。对初期的探索

会相当有效。

探索的主要目的:

1.在初期踩村子,好处多多。

2.联系到各个国家,方便控制信仰和城市发展走向。

3.看地形,好决定下个城市摆在什么位置。

3.练级,让你初期就有一个老练战士。

完成了探索的任务后,就让你探索的人全回来吧,国家需要他们。(小Tip:按E键虽然可以自动探索,但效果实在不好,不推荐)

五.工人操作。

不用多说,工人出来就直接冲到资源上,资源在经过像对应的开发后效果相当好,不但加面包、锤子和金子,还会有笑脸、健康加成及建造高级单位的材料,在4代中,路是不会加金子的,取而代之的是Cottage,所以大家前期不要浪费宝贵的回合在不必要的路,要造路就要造重要的线。当你砍倒森林时,离城市越近会有越多的锤子进库,越远越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人的是2,但冲到山上或者过河(造桥前)就会全部消耗,因为山和河都要消耗2的,可是在你了1点后,剩下的一点却依旧可以用来进行前述操作,所以大家尽量完整运用力,对NOBLE以上的难度来说,特别重要。

对工人建造的各种建筑,都会有特别的科技或者 *** 政策能给予加成,具体可在科技研究或政策操作的时候看到,这里就暂时不详细叙述了。

六.城市指数(人口控制)。

贴图失败2次,不贴了。(迷之音:好懒的人)

在城市面版中,最左上角的就是控制科技、收入和文化投资比重的按钮,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操作,下面一点的Maintenance字样就是因腐败而损失的金额,离首都越远的城市腐败越严重,可以靠城市建筑及 *** 政策减少。

左边中间的城市有的建筑列表,鼠标移到上面可以看到简要的介绍。

左下是建造中的单位列表,大家可以预定或者提前造单位,当你选择一个单位提前时,原建造单位的以建造进度会保留,大家可以放心的提前造自己需要的东西。不过要注意的是,请不要取消一个以有进度的单位,因为取消后,已经产生的锤子是不会还你的。

中间上面是粮食和健康表,鼠标移到上面会有产生数量来源的解释,当不健康数字大于健康数字的时候,会带来粮食耗损,而当愤怒数字大于笑脸数字的时候,市民便会 *** ,也就是俗称的光吃饭干活,所以,一定不要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笑脸比愤怒多到一定程度时,会有城市庆祝活动,在庆祝期间,增加城市的锤子、瓶子产出。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城市范围内的森林每格会有0.4的健康加权,有的人喜欢一开始把森林全砍了加锤子,这样其实会造成城市的健康下降,会对你的人口增长造成负面作用,其中利弊,大家见仁见智。

画面正中间是市民控制,你可以调动市民到你想要他工作的地点,以达到你目的。其中,有圈的地方就是有人的地方,当你在圈上再点的时候,那个市民就会变为闲置人口。

右边中部是特殊人口表,当你有闲置人口时,可以看到Citizen图案由暗白变为白色,有几个闲置人口就有几个图案,你可以通过各个职业图案后面的+和-号来调控制闲置人口的职业,而科技和 *** 政策可以增加各职业的上限人口。

中最重要的就人口控制了,少了你发展会慢,多了又会造成城市污染和愤怒,所以,在你发现笑脸只比愤怒多一个,而你又没有手段增加笑脸时,请通过调节画面中间的市民工作地点来调节人口增长速度,使其增长速度变为0,直到你可以增加笑脸数。

而污染就仅仅是让你的人口速度减慢而已,要是你的粮食和笑脸有多的话,就给他小污染一下吧,早期的先发展再治理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七.扩张

所以的城市可工作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心,2格可以达到的位置,超过这个范围,你就只可以获得区域内的资源,而不能让市民在上面工作了,所以适当的扩张是必要的。按照3代的经验,城市扩张以不叠加市民可工作区域为主,不过其实由于4代加大了城市相隔区域的经济及腐败惩罚,城市还是不要造太密比较好,以可以覆盖所有的重要资源为主。

要是你喜欢那种要塞式推进,可以用军事城市+蛛网路线堵住前线的敌国的可进行方向,这样在军事性建筑的建造上,可以有个集中的地方,让你的部队一出来就有12+的经验,好好教训对手。

好了,初期需要注意的地方已经写完了,我也要去写论文了(迷之音:其实是怕没人看写多了也白写)以后再慢慢给大家介绍科技研发顺序、战斗战术、外交、宗教选择及其他的要点。希望小生写的东西会对各位有所帮助。要是大家满意的话,小生就继续为大家服务,要是觉得写的东西没什么用的话,我就不耽误大家时间了。下次见吧,灭哈哈~

《文明4》建城资源地形小技巧

殖民帝国这个在Civ4的引擎下获得了很好的表现,不过其上手也不是很容易。作为C4老玩家,感受了一天的殖民帝国之后,先来个抛砖引玉,发个图文的上手指南吧。 主要包括城市内政和欧洲界面的介绍。

城市管理界面,对文明老玩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了解每个人口的“属性”和“专职”,其他看懂都不难。

殖民帝国中,每个人口都有自己的属性(Unit Type). 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1 Free Colonist, 自由移民。这是最普通的人口,没有什么特别技能,工作产出可以看做标准值。

2 Indentu Servant, 契约佣人。在生产原材料(如粮食,棉花,木料)时和自由移民能力相当,但生产工业品(如布匹,雪茄烟)以及精神类物品(十字架,自由钟声)时能力比自由移民稍差。

3 Petty Criminal,罪犯。 在生产精神类物品时表现更差,其他和契约佣人一样。

4 专家。专家是拥有特殊的强大能力的单位,主要包括能够增强土地产出的原材料专家(Expert),能够快速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工厂大师傅(Master),以及精神类专家(大牧师,革命家,传教士等),还有一些老兵、侦察兵等军事技能专家。

5 Converted Native, 被感化的土著印第安人。 他们对现代文明知之甚少,但成天与大自然打交道。这类单位生产原材料时能力强于自由移民,但生产其他产品的能力比自有移民弱。

这些人口是怎么来的呢?

与Civ4不同,殖民帝国中的人口更大来源是欧洲移民,而非本土产生(初期尤其如此)。你需要用船从母国把各种各样的移民(有自由移民,有各类专家,也有奴仆和罪犯)接到新大陆上,加入你的城市进行建设。欧洲产生移民的方式在下面的图上讲。

第二个来源是转化土著人,这要靠传教士(Missionary)。把传教士加入土著人的村庄(create a mission),以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被感化的土著人从这个村庄产生。

第三大来源是本土的新生儿,他们出来的时候类型都是自由移民。殖民帝国中,人口的自然增长是比较慢的,要累积200个粮食才能产生新人口。

专家是个好东西。同一个有鱼的水格子上,自由移民的工作能产出7条鱼,而捕鱼专家(Expert Fisherman)可以产出13条鱼,整整多养活3个人口! 所以我们的专家越多越好。

怎样获得专家呢?有四个来源:

1 欧洲过来的移民。有些专家自己就想到新世界来一展身手。

2 从欧洲购买。

3 单位到土著人的村庄中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学成后变成专家。你可以拿一个自由移民之类的普通单位,走到土著人的村庄中去。如果那个土著首领和你关系够好,他就会让你的人和他们一起吃住,并教给他某种技能。这些技能多半是一些农业技能,如种植烟草,砍伐木材等。过一段时间,你的自由移民就完成学业了,当他从村子里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农业大师了:)

4 由学校培养。每个城市都可以建设自己的schoolhouse,并升级为llege,以至University。学校等级越高,教育周期越短。自由移民,奴仆,犯人,土著人都可以送到学校里去学习,一段时间后毕业,这时电脑会让你选择,这个毕业生成为哪方面的专家。请注意,选项里只可能有当前城市里所包含的专家种类。例如,如果这个城市里没有大木匠(把木头转化成锤子的大师傅),你是不能让你的毕业生成为大木匠的。

还要注意各种人的学习能力不同,自由移民学习最快,犯人学习最慢。

必须提醒的是,每个人口的属性(Unit Type)与他所从事的职业(Profession)是两回事。

属性是这个人口与生俱来的本性,就好比有人生下来就适合干农活,有人生下来就适合当工程师。而职业是指这个人口当前正在从事的工作。理论上来说,任何属性的人可以从事任何的工作。

比如你可以让一个属性是捕鱼专家的人去卷烟厂干活,此时他的职业就是卷烟工人。当然这样做很屈才,因为他在卷烟时的能力和自由移民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加成。他的特长就被浪费掉了。所以,玩家都应该可能的安排专家们去干与其特长相符的工作。

又比如,如果想改造城市周边地形的话,我们需要一个人口从事开荒(Pioneer)的工作。你城里有犯人,自由移民以及捕鱼专家等。此时肯定应该让犯人去开荒,因为他在城里的贡献很少,还不如就到城外去做贡献。在从事Pioneer这个职业时,他和自由移民或捕鱼专家的能力没有区别。

当然,更好的情况是让一个属性是Hardy Pioneer(怎么翻译呢?开路先锋)的人口去从事开荒工作。因为这种专家生来就是战天斗地的,在野外开荒的效率比别的属性的人高一倍。

非常实用的小技巧和大家分享。如没有特产,城市所在的格子的产出是多少?2食物1生产1金币,挨着或不挨着河流,海岸,所在地形都没有影响,只有一个例外,就是plain/hills 2食物2生产1金币。我们都知道一个格子如果不开发,其生产+食物 不会超过3,所以在normal速度下,如果在山丘/平原建城12回合可以生产工人,而其他普通地形需要15回合,白白差了三个回合,以后也差一个生产力。 另外归于特产上建城,能获得什么?在农业特产上能获得食物加成(需要特定的地形),依此类推...但是获得的加成比开发特产要少但是但某些情况下仍然是值得的。不开发相应的技术,不能获得相应的资源,例如在丝绸资源上建城,只有你开发了calender/日历以后才能获得+1快乐。另外在战略资源上建城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不怕破坏。

例如铁,石油,铝,煤炭这样资源,完全防止对手的破坏,包括间谍的破坏。虽然少了一点加成也很值得。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麦子/玉米可以加一个食物,开发以后加几个食物?3?2?这个答案其实不定,如果该格子有水源获得3个食物,否则是2。也就是说在草原上是5或者6。相应的水稻可以获得4或者5食物。在发明civil services以后,如果能够连续灌溉到水源可以获得水源的+1奖励。所以开局如果在河边/湖边看到玉米,好,获得了6个食物,否则只能是5。对于小麦类似,不过随机地图小麦一般在平原上,所以能获得5食物+1 生产或4食物加1生产。所以有没有水源差一个食物,区别很大。

而其他所有设施不受水源影响,例如看到猪在平原上,你稳获6食物,即时不再平原上,获得6个食物+生产总是没有问题的。不要告诉我在沙漠上(沙漠对该地形的生产力、食物、贸易要-1),那时不可能的。当然如果用,需要尽快开发牲畜饲养。 另外我们在剧本里可能看到一些生成地图里没有的地形,例如玉米+森林,甚至丝绸+森林+种植园(那个公园1000年的世界剧本就有)。白白获得+1生产,一块森林。千万不要砍树,长不回来的。在非剧本中,只可能森林+camp能白获得一个生产。在剧本中最疯狂的冲击平原+草地+玉米+农场+水源,获得9食物。还有其他的生产商业组合,例如铝+矿+山丘+平原+森林组合。

详细的在特产上建城的加成如下,转载自civfanatics可以用 builder 自己验证。获得一个食物加成的,需要在草地上,否则没有 香蕉、水稻、糖、绵羊、玉米、牛、猪 获得一个锤子加成的,需要的平原plains上,否则没有,如果在山丘上,再+1 煤炭、铜、铁、大理石、石油、石头、铝、马获得一个金币加成的,需要临河,否则没有 染料、黄金、宝石、熏香、毛皮、丝绸、白银、香料和酒如果***是fanancial 就获得了3金币,因为逢=2就加一个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