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票房46亿,作者刘慈欣能拿多少?网友大呼:欺负人!

2019年,有一部十分火爆的国产科幻**上映,不是大家心心念念已久的《三体》,而是由《三体》作者刘慈欣另一部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

这部影片在贺岁档异军突起,引起观影热潮,在豆瓣评分7.9分,成功斩获46亿人民币的票房。

很多观众都被影片中壮观的地球推进器所震撼,也被宇航员舍生赴死的精神所感动。

看着《流浪地球》46亿元的票房,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原作者刘慈欣能拿多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作为影视作品的分成机制,影视作品的分成机制是只有投资人出品方才能够按照票房比例进行分配的。

例如一部**的分成模式,是只有投资人出品方才能按照比例分配的。例如《流浪地球》的票房达到了46亿,那出品方到手的应该是15亿人民币左右。

当然了,这15亿左右是要按照当时投资的份额来分钱的(这个同样是商业机密,需要根据合同决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为投资方拿的都是大头。

对于刘慈欣来说,他在《流浪地球》中的收益只有版权费用而已。

如果是影视公司一次性买断,那么刘慈欣的版权费用大概是几万到十几万不止。

但如果是采取分账制度,那么刘慈欣的版权费用就会跟随**票房水涨船高。

根据国内一般影视作品来讲,作为原著作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接的一次性出卖版权,这样最后票房的多少并不会对其收益产生直接的影响。

后来后消息爆料称,刘慈欣的版权收益不到5000元!这一消息引起了网友的不满,并直言:欺负人!

很多网友在替刘慈欣鸣不平,刘慈欣却不以为然,因为1999年《流浪地球》发表时,稿费仅2000元。现在版权卖了5000,也还说得过去。

为此有网友打趣道:版权收益这么低,难怪刘慈欣不想拍《三体》了!

作为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的影视版一直备受期待。凭借着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人类社会的探讨思考,《三体》凭借着出人意料的深度俘获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奥巴马在读完《三体2》后,让白宫的人给刘慈欣发邮件催稿第三部。

由于太喜欢《三体》,奥巴马还在《流浪地球》中客串出演。

就连大名鼎鼎的科幻**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都在与刘慈欣面谈时表示,希望由他来改编《三体》的**版。

在国内,腾讯的马化腾;小米的雷军;360的周鸿祎等大佬都是《三体》的粉丝。书中提到的"黑暗森林""降维打击"等理论对他们的商业战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体》是一部涉及科学、人文、社会、生物、物理等多个领域的小说。如果你还没有读过,那真是一大遗憾,我建议你读一读。

《三体》有三部:《地球往事》、《 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

书中的三体星球、水滴武器、智子危机、降维打击、黑暗森林、广播者、归零者等一个个新奇又科幻的情节,刷新了我对科幻世界的认识。

在《三体》中,读者被刘慈欣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世界科幻文学都未曾出现过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深邃的宇宙暗藏杀机、星际间的文明互相争斗。而我们生存的地球,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片孤舟,微不足道,摇摇欲坠,人类该如何在动荡混乱的宇宙中生存下来呢?

危机纪元、广播纪元、掩体纪元,人类又是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断找到新的求生之路?

想要找到答案,想要人了和宇宙的最终命运,大家只能亲自去《三体》中寻找答案。

《流浪地球》的播出让外国人改变了对国产科幻片的态度。

早在《流浪地球》**点映时,海外媒体便对关注到它所带来的市场效应。《 *** 》在2月初曾撰文介绍了这部首部以太空为背景的超级大片,称“《流浪地球》代表着**业加入‘太空竞赛’”。《卫报》则将《流浪地球》视作“**工业向好莱坞统治许久的科幻大片类型发起了挑战”。

随着影片在春节档迅速积累票房、引发巨大讨论,《流浪地球》登上《好莱坞报道者》、《综艺》、Deadline等好莱坞业界权威媒体新闻的次数越来越多。然而大多数的报道关注的焦点还是停留在票房成绩与产业影响的层面,少有对影片质量表达观点进行讨论。

剧情简介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新家园。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领航员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

转眼刘启(屈楚萧饰)长大,他带着妹妹韩朵朵(赵今麦饰)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吴孟达饰)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与木星相撞,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